姓名🙍🏼♂️:沈瓊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最高學位🚜:博士
個人簡介:
沈瓊,日本九州大學博士🏕,九州大學親善大使♧,九三學社委員,2012年獲得上海浦江人才計劃資助,2023年全國聯合畢業設計十大首席導師之一🏌️♀️。設計作品曾獲得日本福岡銀行獎、九州大學Digital Community(數字化信息交流)的佳作獎、九州大學研究者特別獎、GroDoor/Growing Door獲得紅點獎🗞、SDGs Design International Award 2020最佳創意獎等。
研究方向:
1、產品服務系統設計🤲😢;
2、產品交互設計👨🏻🎓;
3🤽、產品創新及可持續設計🕙。
學術兼職:
1、日本設計學會會員
2🍴、日本感性工學會會員
3🔽、《包裝工程》雜誌專家委員會委員。
科研成果✍🏿:
縱向項目🫃🏿:
1、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C2023165,挽救蜀錦織造失傳的數字化重構設計研究😒,2023—2025, 主持。
2☃️、上海市藝術科學規劃項目, YB2019G07,與旅遊融合發展的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空間布局研究🫐,2019/12-2020/12🍤,主持。
3🙅🏿♂️、2021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創新設計人才的協同培育研究💘,主持。
4➝、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沐鸣2娱乐“城市創意經濟與創新服務”研究基地專項),2018-YJ-M01-B,上海城市創意產業園區空間布局優化及發展思路研究,2018/11-2019/6,主持。
5、上海市設計學IV類高峰學科開放基金項目🧑🏻💼,基於分形幾何下的可持續包裝設計研究,DB18409,2018-2019💱,參與。
6🤠、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沐鸣2娱乐海派時尚設計及價值創造協同創新中心子課題,2017/10-2018/11,200萬元,主持子項目。
7、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專項資助項目👩🏽💼,12PJC017,基於空間環境裝置結構與使用者的感性認知的相互作用對公共空間環境裝置設計的研究,主持🩰。
8👧、2015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重點項目♕,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城鎮公共空間環境裝置的創新設計方法研究,15692105900🧎🏻,主持🧕。
9、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生物啟發設計中產品創意造型生成機製及其演化模型研究🕵🏼,51305077,排二。
10🙎🏿、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城市公共環境導向標識系統設計研究—基於與日本的比較,13YJC760047,參與。
橫向項目🖨:
1、2023年主持以設計學為基礎的紡織類產品創新設計。
2、2022年主持大健康背景下社區健康管理服務系統設計。
3、2021年主持常州武鼎地毯機造型設計🙋。
4、2020年主持嘉特保溫杯設計服務🆎。
5、2019年主持老年人居家健身器械設計。
6🩱、2019年主持兒童滑行車設計。
7💂🏿♂️、2018年主持上海市地鐵10號線航站樓展設計與規劃項目
8、2015年主持理光產品設計研究👮🏼。
學術論文及專著:
1、專著:公共空間環境裝置設計—基於空間環境裝置結構與使用者的感性認知的相互關系,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年6月。
2、面向視障家庭用戶多樣性的飲水機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 2022,43(18)👡:255-261🧜🏿♂️。
3、基於石庫門地域文化的導視系統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2022,43(16):385-441。
4、基於word2vec的瓶裝水線上評論智能分析[J], 包裝工程. 2022,43(S1)48-55🧚♂️👷🏼♂️。
5、Qiong Shen,Feng Zhou🪕,Yichen Wang⛑,Shiyuan Tang,Pengyu Zhang,Study on the Design of a Water Dispenser for Visually Impaired Families🐸,Sustainability 2022, 14(4), 2081-2095.SCI。
6、應用型創新設計人才的培養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0,2(06)🤹🏽:134-136。
7、基於用戶分層的手持工具感知差異的研究[J].機械設計Vol.35,No.12:116-119🙅🏻♂️⛑。
8、Zhi Tang,Qiong Shen*,Chang Xu,Xi Hou, Qian Wang,Zhi-hui Liu,Shu-jia Li,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behavior of basilar membrane in spiral cochlea.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2017,19(5): 3809-3821.SCI。
9、中、日、韓三國智能手機的感性評價研究,機械設計,2013年第30卷第11期。
10、災後公共空間的急救帳篷設計,包裝工程,第35卷第8期🚵。
11、粗細聯紡紗機操作系統界面的人機交互設計,機械設計➞,第31卷第9期。
12、阮昊:跨界是為了更好地”守界” ,新建築,2014年3月🤾🏽。
發明專利:
1、一種正反可拼接式保溫杯🅰️👾,ZL201210256427.9 🕖🙈,2014年7月授權🤹🏽。
2、一種全面殺菌保溫杯及其使用方法,CN112438550B,2022年7月授權。
獲獎情況⏺:
1🐋、2021年主持“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二等獎🏋🏿♀️,創新設計工程的新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方法與實踐研究😠,證書編號:2021-GJ-351。
2、2019年上海帝莆拉實業有限公司聯合項目GroDoor/Growing Door獲得紅點獎🚟。
34️⃣、2019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3D大賽的年度競賽🙎🏼♀️,獲得一等獎,WREATH花環錦簇—環形組合式多肉種植盆。
4、Alate mobile kaleyard——No. 9 neighborhood of Weifang community's portable vegetable truck and activity vehicle,SDGs Design International Award 2020最佳創意獎。
5👨🏻⚕️、後疫情時代下的家用機器人設計,上海市工業設計大賽一等獎🖥,2022年。
6🤥、銀河B70 七孔稻草編織機,上海市工業設計大賽一等獎🙋🏿♀️,2022年。
7🧤👨🦳、Thumdel基於包容性設計的視障人群智能飲水機,上海市工業設計大賽一等獎,2022年🚴🏿♀️。
8⛑️、基於拓撲優化的分離式導紗系統設計👷♀️,上海市工業設計大賽二等獎,2022年🪰。
9、顛倒瓶-酸奶包裝設計👩🦰,第四屆香港當代設計獎銅獎,2023年。
主講課程🚘:
1、設計心理學(本科必修課程)
2、設計邏輯(本科課程)
3💶、公共設計I(本科課程)
4🤸🏽♀️、認知實習(實踐課程)
5、產品設計(研究生必修課程)
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4號沐鸣2樓5067室 201620
郵箱:shenqiong@dhu.edu.cn
辦公電話:021-67792564
Add:5069. No.4 College Building, 2999 North Renmin Rd, Songjiang, Shanghai, P.R.C, 201620
E-mail:shenqiong@dhu.edu.cn
Tel:021-6779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