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負責人⏯👩👦👦:周虎
成員🧔🏿:王慶霞♜、龐靜珠、吳重軍
安全員:吳重軍
學科方向🙎:先進成型技術與高性能製造
1🤎、團隊主攻的研究內容
團隊主要針對高性能製造領域工程應用中的突出難點問題,開展高性能製造工藝與裝備相關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內容為:
1、難加工材料高性能製造工藝
2❄️、專用製造裝備設計與數控技術開發
3👨🏽🚀、精密製造裝備運動控製與誤差補償
4、機器視覺和機器人應用技術
5、生產設備及過程智能監控技術
2、近五年標誌性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論文:
1)Laser-assisted grinding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Micro-groove preparation and removal mechanism,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22. (In print, 中科院2區IF:5.532)
2)Surface Wettability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of Hydrophobic Microcylindrical Arrays by μ-SLA 3D printing,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2. (In print, 中科院2區IF:5.684)
3)微納增材製造微圓柱結構的形貌分析與工藝優化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22.(EI源刊)
4)An Effective Selective Assembly Model for Spinning Shells Based on the Improved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IGSA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2, 119:4813-4827. (SCI檢索,IF:3.56)
5)基於點雲驅動的DD馬達端面全跳動測量研究,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22.(ESCI檢索)
6)An effective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GAN) for machined surface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1,65:373-381.(中科院2區IF:5.684)
7)High Speed Grinding of HIP-SiC Ceramics on Transformation of Microscopic Fe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9, 102:1913-1921. (IF:3.56, 引用58次👩🏻🎨,ESI高被引+熱點論文)
8)基於切削力實時測量的弱剛性件加工變形控製[J].儀器儀表學報, 2019, 40(02):223-232.
9)Surface roughness modeling for grinding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considering co-existing of brittleness and duct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7, 133:167-177. (中科院2區,IF:6.772, 引用55次)
二、代表性發明專利:
1、一種U型矽鋼片鐵芯自動裝夾及磁性能檢測裝置🏊,CN201910238864.X
2、一種用於生產線上的箱體類零件圖像采集裝置,CN201910595052.0
3✋🏼、一種用於文物精細3D重建的自適應光源照明系統及方法,CN201810400152.9
4📧、一種感應耦合電能傳輸和全雙工信號混合傳輸電路和方法, CN201911020445.5
5、一種基於機器視覺的汽車線束在線檢測裝置與方法🕺,CN201910321691.8
6、一種大尺寸圓盤刀具雙端面磨削集成裝備的使用方法➗,CN201910362994.4
三、教學科研獲獎:
1、“資源整合和共享的本碩博先進製造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上海市市教育委員會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
2、“碳化矽磨削微觀損傷機理及其高性能磨削技術研究”,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2018年
3、“新工科背景下多維度協同推進機械製造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21年
4🦻🏽🦶、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 創新成果二等獎⇒,2021年
5、全國磨粒技術大會優秀論文獎,2021年
3👨🏿🌾、正在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
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數據與機理模型深度融合的加工精度預測與優化,2019-2022
2)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2ZR1402400,Cf/SiC高速磨削界面載荷非線性傳遞規律及工藝優化研究🚚,2022-2025
3)04專項,運載火箭低溫貯箱絕熱層機器人打磨管控軟件開發,2020-2023
4)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面向肉類加工的全數字化智能排酸車間管控系統研製. 企業創新項目❄️,2022-2024
5)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精益型攪拌摩擦焊接設備數控軟件系統開發. 2021-2023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005098,碳纖維陶瓷基復合材料高速磨削載荷傳遞規律與細觀斷裂行為研究👨🏻🦽➡️,2021-2023
7)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19YF1401400🙅,氮化矽陶瓷激光非同步輔助磨削力熱疊加損傷機製研究🧏♀️,2019-2022
8)產學研合作項目👷🏼🚱,高性能直驅數控機床工藝適應性研究與機床性能分析🛼,2022-2024
9)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3D打印牙齒機器人切削軌跡仿真系統開發,2020-2024
10)上海航天產學研合作課題,旋壓筒體焊接配車配套系統開發,2019-2022
11)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燃料組件定位核查裝置信號采集及後處理模塊調試🤽🏻,2019-2022
12)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脆性材料的激光/磨削復合加工工藝研究,2019-2022
13)企事業委托科技項目,全數字化智能織物槍刺植絨機器人控製系統研究,2018-2021
4、團隊成員擔任的主要社會學術兼職、榮譽表彰😀、人才稱號🤸🏻♀️、評審專家或評委🌑、期刊編委等信息
團隊成員 | 社會學術兼職 | 榮譽表彰 | 人才稱號 | 期刊編委 | 其他 |
吳重軍 | 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磨料技術領域)委員⚆; 2. 中國圖學學會智能工廠專業委員會委員; 3.上海遠東正大檢測有限公司產品質量鑒定專家 | 2022年沐鸣2娱乐五四青年獎章; 2020年沐鸣2娱乐師德建設青年標兵 | 2019年上海市科技青年英才揚帆計劃 | 1.《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機械工程高質量期刊T3) 青年編委; 2.《表面技術》(EI源刊)青年編委 | |
王慶霞 | 1.航天製造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化委員會委員🧻😰; 2.上海航天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沐鸣2娱乐分中心聯絡人; 3.中國自動化學會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 ||||
5🔚、團隊的主要社會貢獻
團隊重點圍繞航空航天、高檔數控裝備等領域的難點問題展開重點技術攻關,與上海航天八院共建“上海航天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共同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課題。近期學科團隊與航天工程裝備(蘇州)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 “攪拌磨檫焊接專機國產化數控系統”🧓🏽,在關鍵驅動和控製元件更換成國內配置的基礎上,完成了專用數控軟件開發,實現了焊接恒力自適應控製、實時焊縫識別跟蹤等功能👮🏽♂️。 學科團隊參與的“運載火箭低溫貯箱柔性自動化生產線項目”🏅,開發中控室人機交互系統,基於OPC UA實現了車間多種異構控製單元的統一訪問接口🖕🏻,對低溫貯箱絕熱層的機器人打磨和噴塗現場作業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與航天八院合作🪴📠,研發支持燃燒室殼體電子束焊接的旋壓筒體焊接配車配套系統,建立了產品、零件和裝配工藝數據庫📠,通過智能算法實現了不同批次零件的焊接選配作業的最優化🏋️♂️,系統目前已經在企業穩定運行,顯著減輕了工藝設計師的工作量✶。另外,團隊與高端裝備製造企業成立了“智能直驅機床製造技術研發中心”🧝♀️,專註於新型直驅加工中心的研發與工藝適應性研究✥;正在參與嘉興平湖研究院建設🏐。